ARST打卡第338周
Algorithm
lc2043_简易银行系统
思路:直接模拟,简单为啥写个中等呢…
|
|
Review
“中年危机”的另一种解读【TED演讲】
视频里的观点说中年危机像蚕蛹破茧成蝶的过程。
我觉得用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曲线来解释也很合理。
就是青春期达到愚昧之山的自信顶峰,然后23-50岁的过程就是从愚昧之山到绝望之谷再慢慢开悟之坡,被生活捶打。
正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说的:“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
最终中年之后就是开悟之坡爬到了曾经的愚昧之山那么高的自信程度,从从容容游刃有余,而不再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Tip
专访郭宇:在 28 岁「财富自由」退休,在 34 岁寻找下一个浪头
自由的真正含义:不是摆脱什么,而是在不断抵达中学会安放自己。
Share
Hyperliquid、Ethena、Aave 三巨头论道:DeFi 的未来在哪里?
随着利率下降,我们将迎来 DeFi 收益的牛市。这意味着全球用户——无论在西方、亚洲、拉美还是非洲——都能获得同样有吸引力的金融机会。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上一次低利率环境就是 DeFi Summer 之前,那时 DeFi 的早期用户涌入,因为现实利率几乎为零,而 DeFi 提供了更高的收益。同时又遇上了疫情,大家有时间去探索这些技术机会。
总的来说,我认为金融活动是持续存在的,资本配置的需求是真实的。Hyperliquid 的立场是中性的,我们只是想构建一个能升级金融系统的基础设施。
我们可以参考加密市场的经验:在加密领域,永续合约的交易量可能占到期权交易的 95% 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当用户有选择时,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永续合约来表达对标的资产的杠杆观点。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正确的产品形态,市场对它有明确需求。你可以在加密市场看到这种需求,而美国股票市场的资产规模是加密市场的 30 倍。因此,我认为「股票版的 Hyperliquid」将是下一个巨大机会。
主持人:为什么这个趋势迟迟没有发生? GUY (Ethena): 主要是因为在美国,这种操作是否合法一直不明确。但我认为未来 12 个月内,美国可能会允许股票永续合约的推出。比如 Coinbase 最近推出了类似「永续风格」的期货产品,这可以看作是监管态度的一个暗示。所以我们只是在等待监管明确,这个产品就能落地。
个人认为后续 bp 开放股票交易之后,也能很轻松的迁移到股票合约。
个人认为整体 defi 还是会围绕交易,稳定币,借贷的方向发展,毕竟是最远古也最真实的需求。 并且因为借贷是去中心化的,整体流动性和效率更强大,在美元利率走低后,风险资产配置这个强需求可能会再次激活 Defi Summer。
而且相对于美股的持有好公司的股票不断等待。Defi让现代人更能参与其中,直接获取股票上市的收益。
梭哈Defi!!!